李从悠 http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695821248283623986&wfr=spider&for=pc别的医生上班第一件事是穿好白大褂,王锦萍却是扛起一根磨得光滑的扁担,徒步去码头取药。今年57岁的王锦萍是吉钓岛唯一的乡村医生。这是东海上的一座小岛,位于福建省福清、长乐、平潭三地交界处,远离陆地,面积只有0.74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不到人。船,是岛上居民连接外界的唯一交通工具。但轮渡俩小时才一班,遇到恶劣天气,就得停运。在这种情况下,岛民一旦发生急病,十分危险。王锦萍成了他们求生的唯一希望。由于岛上生活条件差,多年来没一个医生愿来。王锦萍的叔叔是镇上卫生院的医生,偶尔回乡义诊。受叔叔感召,年,23岁的王锦萍毕业后回到从小长大的吉钓岛,当起了乡村医生。刚回吉钓岛那几年,王锦萍过得特别艰苦。那时岛上尚未通电,晚上看病都得点蜡烛,出诊全靠打手电。由于卫生所租用的房子经常会被房东收回去,王锦萍干脆在家里干了起来。她的诊所早上5点开门,晚上9点关门,半夜里还经常有急诊的病人来敲门,全家人跟着睡不好觉。作为岛上唯一一名医生,居民们大大小小各种疾病全靠她一个人。回吉钓岛后不久,王锦萍发现岛上的孕妇生产有困难,就专门离岛进修学习,开始为岛上的产妇们接生。“第一次帮人家接生很紧张,医院接生医生护士那么多人,岛上只有我一个,我就自己跟自己加油。”从回到岛上到年国家叫停家庭接生,十多年里王锦萍在岛上共迎接了多个新生儿,无一出现问题。除了看病,卫生所的一切琐事,都得王锦萍自己打理。由于医药公司只负责将她订购的药品送上船,王锦萍还要自己用扁担把几十斤甚至上百金药品挑回卫生所。退潮时,船无法靠岸,她就挽起裤腿,趟水到船上拿药品。冬天海水寒冷刺骨,王锦萍落下了风湿的毛病。随着经济的发展,越来越多人搬离小岛,去到城里,岛上几乎只剩下老幼病残弱。年,王锦萍的母亲和弟妹也都随她父亲工作调动,去了福清市海口镇;年和2年,王锦萍的俩儿子分别离岛进城读书;但她都没舍得离开吉钓岛。她也曾想过走,但看到岛上的老人们,又不忍心。王锦萍说,有的老人没事也爱到诊所门口逛逛,只为看看她在不在。“看到你在,我晚上睡觉才会踏实。不然我怕深更半夜生病了,没地方找人。”“走不开,这怎么放手啊。”王锦萍回忆,34年来自己从未出过远门,最远只离开过吉钓岛80公里。每次去培训或家里有事,都是来去匆忙,不敢在外面过夜。“就怕我不在的时候,有岛民夜里突然犯病。”所以偶尔有紧急事务离岛,王锦萍也总是把诊室的门开着,为的就是告诉老人们,自己很快就会回来。今年春节期间,由于突发新冠肺炎疫情,王锦萍大年三十下午回家,初二早上七点就乘坐第一班渡船返回岛上。一年到头,她只跟家人团聚了一天。6岁的孙子早上醒来后,直问“奶奶去哪里了”。为把病毒隔离在岛外,王锦萍每天早上五点多天不亮就赶到码头,开始对进出人员和物资进行检查,完成后还对岛上每户人家进行一对一的宣传指导。晚上不管多晚,只要有船只来岛,她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码头,进行测温和登记信息。年,王锦萍到退休年纪,但她选择返聘,继续守在岛上。“只要身体允许,我就一直呆在这,医生就是给人看病的嘛。”(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邢婷婷整理李芸设计)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fuqingzx.com/fqsms/23913.html